
会计分录:哪些科目借是增加贷是减少?
一、会计分录的借贷概念
在会计学中,会计分录是记录经济交易的基本单位。每一笔会计分录都包括两个科目:借方和贷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这是一个基本的会计原则,适用于大多数会计科目。
例如,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
在这个例子中,固定资产的借方表示增加了100000元,而银行存款的贷方表示减少了100000元。
二、资产类科目的借贷规则
资产类科目,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在会计分录中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这是因为在资产类科目中,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
例如,当企业购买存货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存货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
在这个例子中,存货的借方表示增加了10000元,银行存款的贷方表示减少了10000元。
三、负债类科目的借贷规则
负债类科目,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在会计分录中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这是因为在负债类科目中,贷方表示负债的增加,借方表示负债的减少。
例如,当企业向银行借款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短期借款 100000
在这个例子中,银行存款的借方表示增加了100000元,短期借款的贷方表示增加了100000元。
四、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借贷规则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在会计分录中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这是因为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贷方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方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例如,当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利润分配 50000贷:未分配利润 50000
在这个例子中,利润分配的借方表示减少了50000元,未分配利润的贷方表示减少了50000元。
五、收入类科目的借贷规则
收入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在会计分录中贷方表示增加。这是因为在收入类科目中,贷方表示收入的增加。
例如,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在这个例子中,银行存款的借方表示增加了10000元,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表示增加了10000元。
六、费用类科目的借贷规则
费用类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在会计分录中借方表示增加。这是因为在费用类科目中,借方表示费用的增加。
例如,当企业发生管理费用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管理费用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
在这个例子中,管理费用的借方表示增加了500元,银行存款的贷方表示减少了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