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怎么算?

2017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怎么算?

2017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计算解析

一、准则概述

2017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关于收入的计算部分,相较于旧准则有了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新准则对收入的定义、确认和计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规定,旨在确保企业收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 收入定义

新准则明确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一定义强调了收入的本质特征,即它是由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

2. 收入确认

新准则规定了收入确认的五大步骤: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选择恰当的履约进度计量方法;在履约进度计量方法确定的基础上,进行收入的确认。这一流程确保了收入的确认更为科学和合理。

3. 收入计量

新准则强调,企业应当采用合理的计量方法,对各项履约义务进行计量,以确定其收入金额。这要求企业在计量收入时,不仅要考虑合同的标的金额,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折扣、折让、佣金等,以确保收入的准确性。

二、具体计算示例

假设某企业与客户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0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企业需在一年内分四期完成商品交付,并收取相应的款项。那么,企业如何计算每期的收入呢?

1. 确定履约进度计量方法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履约进度的计量方法。常见的计量方法包括工作量法、时间比例法等。在此例中,我们假设企业采用工作量法进行计量。

2. 计算每期收入

根据工作量法,企业需将合同总金额除以预计的总工作量,得出每期的预计工作量金额。假设预计总工作量为100单位,那么每期的预计工作量金额为:

100万元 / 100单位 = 1万元/单位

3. 调整实际工作量与预计工作量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需要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对每期的收入进行调整。假设某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为120单位,那么该期的实际收入为:

120单位 1万元/单位 = 120万元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2017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计算部分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新准则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明确和科学的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灵活应用和调整。因此,建议企业在应用新准则时,不仅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以确保收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