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小料涨到了 11 元,这是合理的吗?
9 月 22 日," 网友吐槽海底捞小料涨到 11 元 "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
对此,有网友认为,菜市场的菜也在涨价,明码标价就没问题," 没钱别去吃呗 "。
也有网友吐槽," 何止小料,很多菜品都比原来贵多了,还量少,现在连零食也不主动给了。"" 海底捞确实越来越贵了,服务也没有以前好。"
针对小料涨价,海底捞客服回应称,小料价格由各门店根据成本自主定价,浮动 2-3 元,属于正常范围。
上周五(9 月 16 日)," 海底捞部分门店自带菜品需收费 ",也在网上受到关注。一位广东阳江网友发文称,其去海底捞就餐时带了一盒肥牛两份丸子,被工作人员要求交 20 元的 " 杂项物品费 "。还有网友称,自己带了一包云吞,被收了 15 块钱,自己那包云吞都没这么贵。
对此,海底捞门店工作人员回应称,门店也需要经营,带的人太多了,从今年 3 月份之后就不允许自带菜了,如果要自带菜的话是需要收费的,根据带的多少收费 20 元起步。
小料涨价、限制顾客自带菜品背后,受疫情冲击,海底捞上半年经营惨淡,亏损超 2 亿元。
财报显示,2022 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 167.64 亿元,同比下滑 16.57%;净亏损达 2.67 亿元,而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约 9650 万元。
海底捞称,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大陆地区 2022 年 3 月至 5 月疫情反复,若干餐厅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除了海外市场保持增长,海底捞中国大陆市场各层级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海底捞于 2021 年 11 月开始实施 " 啄木鸟 " 计划——为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将逐步关停 300 家经营未及预期的门店。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关闭了 26 家门店。截至 6 月底,海底捞共拥有 1435 门店,较截至去年 6 月底减少了 162 家。
值得注意的是,9 月 21 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杨华、刘林毅、李瑜及杨立因工作调整已各自向公司董事会辞任执行董事的职务,于 2022 年 9 月 21 日起生效。他们仍将继续担任在集团的其他职务。此次调整后,集团董事会将由六名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海底捞认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公司餐厅经营业绩有所改善,以及 " 啄木鸟 " 计划带来的积极成效,一个精简强化的董事会结构将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优化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角色划分。
同时,海底捞还宣布,公司计划实施轮值首席运营官计划。根据该轮值计划,大区经理、各职能部门部长或总监及各委员会主任在符合特定条件后,均有资格参与轮值计划。每一轮值首席运营官的选定和连任,需由首席执行官提名并根据公司任免流程进行任命。
海底捞称,轮值计划可令相关人士对公司的整体管理政策及不同业务领域和地区的管理流程拥有更全面及宏观的理解,并将他们的专业及经验应用于公司运营的日常管理。
9 月 22 日港股收盘,海底捞报收 15.04 港元 / 股,跌 3.34%,总市值 838.33 亿港元。
作者|李未泯
编辑|曾宪天